Administrator
发布于 2025-04-08 / 4 阅读
0
0

PCB画板流程

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,进行两层 PCB(双层 PCB)的布局和布线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,以确保电路性能制造可行性。以下是详细的 PCB 设计流程:


第一步:前期准备

  1. 整理设计需求
    • 明确 PCB 规格(尺寸、层数、厚度、板材、阻抗控制等)。
    • 了解电源和地的布局(是否需要铺铜、地层划分)。
    • 选择合适的封装,确保元件可用且适合生产。
  2. 导入原理图
    • 在 PCB 设计软件(如 Altium Designer、KiCad、EasyEDA)中新建 PCB 项目。
    • 通过 Netlist直接同步 的方式将原理图导入 PCB 设计文件。
  3. 设置 PCB 板框
    • 根据产品尺寸要求绘制 PCB 的外形轮廓。
    • 预留安装孔、定位孔、散热孔等。
    • 预留布线安全边界(Keepout 区)。

第二步:元件布局

  1. 确定关键元件位置
    • 先放置 接口、按键、屏幕、连接器 等固定位置的元件。
    • 放置 大功率器件、MCU、存储器、晶振、滤波电容 等核心元件,注意信号路径的优化。
  2. 优化电源和地
    • 电源相关器件(电容、稳压芯片、DC-DC)靠近负载放置,减少回路面积。
    • 滤波电容尽量贴近电源引脚,减少寄生电感。
    • 确保电源路径短而粗,地回路完整。
  3. 放置其余元件
    • 根据信号流向调整器件布局,减少信号交叉。
    • 高速信号(如 SPI、I2C、UART)尽量短而直,减少干扰。
    • 功率器件远离敏感模拟信号,避免电磁干扰(EMI)。
  4. 优化布局
    • 适当调整元件位置,使布线更顺畅,减少过孔数量。
    • 避免不必要的信号交叉,保持器件对齐,提高可维护性。
    • 检查关键器件是否与地/电源层形成合理的回路。

第三步:布线(Routing)

  1. 设置布线规则
    • 最小线宽​:根据电流计算,电源线一般至少 1mm/A。
    • 最小间距​:避免高压短路,通常 6mil~10mil。
    • 过孔大小​:常用 0.3mm(孔径)/0.6mm(焊盘)。
    • 阻抗控制​:高速信号注意特性阻抗(50Ω 单端、90Ω 差分)。
  2. 优先布关键信号
    • 电源和地​:采用铺铜或​单独走线​,尽量减少回路阻抗。
    • 高速信号​:如 SPI、I2C、UART,尽量走短、直、等长。
    • 差分信号​(如 USB、LVDS):走等长,间距合理,避免过孔破坏阻抗。
    • 时钟信号​:短而直,靠近接收端放置匹配电阻。
  3. 优化电源布线
    • 采用 大面积铺铜 或 ​单独加粗走线​(VCC/GND)。
    • 地尽量完整​,避免割裂,确保所有信号都有低阻抗回路。
    • 关键芯片(MCU、电源芯片)周围加​去耦电容​,降低噪声。
  4. 信号布线
    • 强电(功率)与弱电(信号)分离​,防止噪声干扰。
    • 尽量减少直角走线​,避免 EMI 问题。
    • 减少过孔数量​,提高信号完整性。
    • 多层地线连接​:保证完整地平面,减少回路干扰。
  5. 调整优化
    • DRC 设计规则检查​(确保线宽、间距、过孔符合标准)。
    • 手动调整不合理走线​,优化信号路径,减少 EMI 影响。

第四步:检查与验证

  1. DRC 设计规则检查
    • 检查是否有短路、断线、过孔过密等问题。
    • 检查是否满足最小间距和最小线宽要求。
  2. 信号完整性检查
    • 高速信号仿真分析(如反射、串扰、阻抗匹配)。
    • 时钟信号路径检查,确保无过长、绕线等问题。
  3. 电源完整性检查
    • 确保地平面连续,无割裂。
    • 确保电源铺铜无悬浮或断裂,保证稳定供电。
  4. 生成 Gerber 文件
    • 生成 ​Gerber、钻孔文件、装配文件​,供 PCB 工厂生产。
    • 使用 Gerber 查看器检查 PCB 生产文件是否正确。

第五步:打样与测试

  1. 发送工厂生产
    • 选择合适的 PCB 生产厂家,提交 Gerber 文件。
    • 确定 PCB 叠层、阻焊颜色、丝印颜色、喷锡或沉金等工艺要求。
  2. 组装测试
    • 焊接 PCB,进行功能测试(供电、电流、信号测试)。
    • 调试 MCU、传感器、通信接口,验证信号完整性。
  3. 修改与优化
    •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 PCB 设计(如走线优化、元件摆放调整)。
    • 进行 PCB 版本迭代,提高可靠性。

总结

两层 PCB 设计流程包含:

  1. 前期准备​(整理需求、导入原理图、确定 PCB 外形)。
  2. 元件布局​(先布局固定元件,再优化信号流向)。
  3. 布线​(优先关键信号、电源优化、减少干扰)。
  4. 检查与验证​(DRC 规则检查、信号完整性分析)。
  5. 生产与测试​(Gerber 生成、PCB 生产、组装测试)。

评论